鱼龙混杂3
豹子号、顺子号真假难辨
网上收藏现状
记者在网上看到,除了品相和品种,影响人民币收藏产品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人民币的编号。“豹子号”“顺子号”都是卖家提高价码的重要理由。
所谓“豹子号”,就是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后三位号码相同;所谓“顺子号”,就是每一种面值的10张纸币尾数从0到9依次排下,就像扑克牌的“同花顺”。
虽然许多卖家都声称:“豹子号是百年难觅的钞中精品”“顺子号是中外藏家奋力追寻的稀世珍宝”,但记者却发现,“豹子号”“顺子号”似乎广泛存在于网上的诸多卖家手中,并不“难觅”也不“稀少”,输入关键词,随便一搜就是一大把。不仅是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就连已经退市的第三套人民的“豹子号”也不少见,还有“十连号”“百连号”等等。
老法师解说
有人“加工”人民币号码
殷敏告诉记者,“豹子号”“顺子号”等的产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从币商手上买来的,慢慢收集而成;另一种则是变造人民币,通过“人为加工”人民币的号码而成。在市场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会拿小刀轻轻地刮掉原来的号码的一部分,然后用笔把号码加工成自己需要的数字。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就能看出号码是印上去的还是写上去的。不过,因为网上交易很难事先仔细观察清楚,所以存在一定鉴定风险。
殷敏表示,这种变造人民币的做法也是违法的。记者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走私、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
鱼龙混杂4
“收藏证书”全部是假
网上收藏现状
网上卖家出售的人民币收藏品往往都配有“豪华收藏册”“高档定位册”等,甚至配以皮箱等,装帧精美。还有不少“大全套”配有用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身份证”——收藏证书。这些“收藏证书”大都冠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名义进行推介,形式制作看上去很“官方”,并注明限量发行××××册,以显示其稀缺性。还有的“收藏证书”以“中国钱币收藏家协会”的名义出具,内容和“人行版”的收藏证书大同小异。
老法师解说
央行从不出具收藏证书
殷敏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这些所谓的“收藏证书”都是假的,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从来不会出具这种证书。人民银行只出具针对金银币的“鉴定证书”,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签字。至于“中国钱币收藏家协会”,殷敏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这样一个协会。即使有这样的协会,其出具的“收藏证书”含金量几何也值得怀疑。
此外,对于形形色色的“收藏册”,殷敏表示也存在违法嫌疑。因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装帧流通人民币和经营流通人民币,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而且,一个批文只能制作一个产品,网上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收藏册,显然存在未经授权违法装帧流通人民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