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市场起步的人,不少是源自于爱好,此前主要是集邮,在经历了一些惨痛教训后,又开始转战纸币市场。
吴迪说,“由于这样的历史,所以很多人在一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并没有很多钱,但慢慢地积累了经验后,这里可能是全上海最‘精’的人的集中地。他们手上有着一定的资源,有着一定量的资金,无论是高呼口号还是实际交易,很多人除了热爱人民币(钞票)以外,还是爱着收藏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前一阵逛了一次卢工,搬过地方以后人少了很多,市场的气氛也没有以前好了,现在大多数都网上交易了。遇到一个老朋友,他告诉我说,另外一个人到现在还没有解套,账面亏损着几十万。这笔资金对于卢工来说并不大,很早以前有人说要做空这个市场,这没有几个亿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也根本没当一回事。”
【起落】
有人1997年被套至今
吴迪说,“在这里有一些很知名的人物,凡是对卢工市场熟悉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他们,现在仍然活跃在这里。比如有个人,90年代带着1万元来上海闯荡,现在个人资产已经很高了,也享受着特有的‘荣誉’,这种荣誉就像企业里的老法师一样,受到别人的关注。1997年‘大潮’造就了很多人,先是从钱币开始领涨,很多人这个时候进场了,一些不懂的人进入这个市场,随后邮票开始上涨,再后来就有很多人套住了。”
这个市场什么都能见到,半懂不懂的人最好是不要进场,比如外人拿着钱去卢工买卖,不到5分钟时间,市场里的店主基本上都知道了。
“你能看到这里还有一点江湖义气,所造成的江湖似的精明。虽然很有义气,但还是以自己的生意为主。”吴迪说,“这里的人能吃苦够聪明,不过还是有不少店主是处于亏损状态的,有的是在1997年那波行情造成的,有的是在买进卖出的时候掌握不好,踏空后一下子就很难翻身了。”
吴迪说,“这里是一个能够发生奇迹的地方,但你要非常懂行,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于更多人来说,尤其是新人来说,还是要谨慎一点。比如这个市场也有假货,会把80的纸币涂改成90的纸币,平板和平板水印的区别也能蒙着人。不过现在是信息时代了,以前不对称的谋利时代已经终结,现在就靠脑子和圈子。”
“有预谋”的炒家
参与第四套炒作的资金远超千万
第四套人民币遭遇爆炒,乃至整个纸币都成为市场热点的情况,同宏观政策和市场大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流通】
借高利贷参与炒作
由于央行前期大规模放贷,市场资金较多,从股市、房市流出的资金转移到了邮币卡市场。第四套人民币虽然已经停止发行,但还在流通中,这也为炒家能够低价获取这些纸币提供了机会。
据在卢工摆摊十多年的业主介绍,参与第四套人民币炒作的资金远超千万,有些人甚至利用高利贷或者银行贷款,进入到这个市场参与炒作。
【需求】
定价高成热门礼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第四套纸币在市场上有了新的定价,甚至开始成为“送礼”的热门选择。举例来说,8050只要送100张(一刀),就相当于23万。此外,诸多电视购物中的“大全套”进货渠道,均来自于市场,当然也包括卢工市场。
“进入7月份来,店里面好的时候发货10多件,差的时候四五件。”(一件等于一箱,即纸币2万张,有些品种为3万张)
这句话来自卢工一家专做第四套人民币的店主。也就意味着只是一个店面,不包括门店直接交易,每天仅是发往外地邮寄的交易就高达20万张纸币。
【供给】
有路子从银行兑换
据了解,除了在邮币卡交易市场获取这些连号的纸币以外,还可能有三种获取途径:第一种是交换,这并不是很多,多数情况下还是以纸币买卖为主;第二种是从普通市民手中加价购得,由于很多人对钱币市场的价值了解并不多,店主们也能通过一些人,来收取这样散落的“金子”。而店主们最不愿意说的也最难获得实证的一种获取连号纸币的方法是(至少几年前这个案例是存在的):比如有亲戚在发钞行工作,你可以用一捆(1000张)旧钞去按照1:1换,那么就能拿到连号的新钞了。“当然,这种方式在最近有所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已经炒得比较高了,那么银行里面就不会流出来了。”知情人士说。
【资金】
或有温州炒家进驻
有报道称,已有温州炒房团进入邮币卡市场。知情人士透露,“这可能只是一个炒作行为,温州炒房团比较出名,大家都愿享其成。到底有没有还很难认定。在卢工市场,虽然也有温州客的身影,不过他们更多的是从事营销或者自己推敲出一些‘题材’,很少参与到纸币的炒作。”
在卢工市场中,更多人愿意把股票炒作的手法来等同于人民币的买卖,因此也和股市一样,有着炒作和跟风、控盘与接盘的对弈。
一个“铁杆”炒家的故事
“邮票和纸币没法比”
从10年前的专业“邮票炒家”,到2008年初下定决心转战钱币市场,王先生经历了邮票市场的惨败,转而成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铁杆“粉丝”。如今,对于已经飞涨的第四套人民币,他仍然坚定看好。
投资邮票“跌破面值”
王先生在10年前是一个“邮票炒家”。从1995年起,王先生就开始在邮票市场上寻觅“身价看涨”的各类邮票:小型张、锡箔张、纪念封……王先生样样热衷。不料从2000年起,“一路狂跌”的邮票市场给王先生兜头一盆冷水。“邮票从2001年开始套我,2001年猴票套,2004年小版套,2007年小型张和奥运套。”王先生的“香港回归”金箔张当年是以50元的超高面值问世的,在邮市狂潮的1997年,“香港回归”金箔张最高被炒到500元一枚,而2004年则跌到17元。而17年前面值0.7元的猴票现在只值0.4元。本以为会涨价的邮票却“跌破面值”,让王先生非常失望。
钱币市场“先抑后扬”
对邮票市场心灰意冷的王先生对邮票市场不关心。2006年,突然有个朋友对他说,自己投资的钱币涨了几十倍,让一心投身于邮票的王先生大跌眼镜。
“眼看红一角300元嫌贵,背水1600元怕套,车工60元嫌高,结果他们都涨了几十倍!”钱币市场的猛涨让王先生惊讶不已。于是,王先生转而开始关注钱币市场。不过王先生一直在“邮票”和“纸币”中徘徊不定。
2007年王先生正想下决心投资纸币,结果钱币市场却遭到了打压。“我记得很清楚,有人7.5元卖2捆802,开始我非常想买,正因为受打压,所以,我想再便宜点买。”王先生给上海币商打电话,希望价格再低点。就因为几百元,双方始终没有达成协议。
正值工商打压第四套人民币交易的“风口浪尖”,王先生也不敢贸然行动。并且,王先生坦言,仍然对邮票“没有死心”,于是用一万五千元买了别人3包清明上河图。王先生对这一选择追悔莫及。“现在3年过去了,2捆802怎么也可以卖到4万多,今年最高时甚至可以卖到5、6万,就是再跌,也不可能跌到3万;而3包清明上河图呢,现在9千都不值。这就是教训啊!”
转战币市“一路看涨”
2008年初,“清明上河图”的价格并没有起色。王先生终于下定决心转战钱币市场。“我终于下定决心在6元买了802,0.37元买了8002,1.5元买了801……任何时候买的第四套都没有套住纸币的价格,一路飞涨,让王先生欣喜万端,“从眼红到获利的经历教育了我”,现如今802的价格已经飞升至25元,“而照这势头下去,几乎是一路看涨。”王先生对钱币市场非常乐观。
这次钱币打压的势头正猛,而王先生却看好了这次机会。“邮票和纸币不可比。按我说的做错不了:宁可错买3千张纸币,也不要一枚新邮。以一元存世最多的961为例,撑死了存世1个亿,也就是2个亿的市值;而邮票呢,市值超过1个亿的编年型张都多如牛毛,光一个香港回归金箔张市值就有20个亿。”
“我现在决定一张邮票都不要了,”王先生说,身边当年热衷于邮票的人,有的和他一样“转战”钱币市场,有的干脆销声匿迹了。现今王先生已经成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铁杆“粉丝”,对投资市场相当看好。(赵缜言实习生严柳晴)
第四套人民币纸币行情
★全品整件:1980版壹角(2冠)0.145元,1980版壹角(3冠)0.12元,
1980版贰角2.9元,1980版伍角0.52元。
★全品整条:1980版壹元9元,1980版贰元33元,1980版伍元21元。
★全品整捆:1980版拾元23元。
★全品整刀:1980版伍拾元2380元,1980版壹佰元820元。
★全品整条:1990版壹元5.8元,1990版贰元15元。
★全品整捆:1990版伍拾元155元。
★全品整刀:1990版壹佰元165元。
★全品整条:1996版壹元4.35元。
★全品:小四套(后四位同号)365元小四套(8同号)1700元大四套(8050裁切版)2250元大四套(8050原版)3900元大四套(8同号)11000元
第三套人民币纸币行情
★全品整捆:平版伍角33元整刀平版水印伍角660元凸版水印伍角58元
★全品:三版小全套2150元三版中全套24枚5300元三版大全套27枚41000元
纪念钞行情
★奥运纪念钞1280元★香港奥运钞160元★澳门奥运钞255元
★流通纪念币:建行纪念币2150元大全套带册(含50元、100元纪念钞)5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