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巴壶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多见为兽吞式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贲巴壶外壁多以各种彩色做底,由上至下依次绘八吉祥、回纹、覆莲、仰莲、如意云头、蕉叶等纹饰。主题纹饰一般绘莲托八吉祥纹。除贲巴壶外,金釉法轮、金釉无量寿佛等都是同时期的作品。此类品种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西藏博物馆均有收藏。
2004年10月24日,厦门国拍拍卖的清嘉庆松石绿地粉彩贲巴壶以145万元成交。此件贲巴壶曾在伦敦佳士得上拍。时隔一年,成交价格翻了一倍。而今年秋季诚铭拍卖的32件藏传文物全部成交,其中清御制镂金嵌宝石莲花生大师金螺以1122万元成交,清御制金嵌七宝饰转经轮成交价为1100万元,其他佛像、宝盒、佛龛等都以不错的价位成交。
有待抬升的藏族艺术品
除了上述有西藏特色的艺术品正处收藏旺势外,笔者认为,还有几类应值得关注。擦擦:一种用于供奉的模制佛像,既有浓艳的色彩,也有鲜明的佛像雕刻,其艺术魅力不逊于唐卡。特别是晚期擦擦造像,在同时期地域性造像风格上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藏毯:藏毯用途很广,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坐垫、挂毯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的装饰品及其它一些产品也属于这类工艺。原料是藏羊毛,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土产颜料的基本颜色有蓝、绿、黄、红、紫红、金黄、白、棕、黑等几种,图样大致可分为江垫式、龙凤式、满地铺式、城郭式和嘎雪巴式。藏族服饰:藏族人在穿戴上很讲究,有的一套就价值百万元,光帽子上面就有珍珠两千多颗,以及大大小小的绿松石,此外,服饰上还挂满了金、银、珊瑚石、琥珀等珍宝。动物皮毛和精致的丝绸更显出服饰的华贵,飞龙、祥云和花卉图案全是手工刺绣。据了解,这种百万元服饰,全世界现存量也超不过5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