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四维战略凸显先行效应
发布时间 2010-08-26 浏览 50236 次
同探讨茶业的破局之道。

四维战略

科研+基地建设+国际贸易+终端市场

  从“公司+茶农”的管理模式向“公司+茶叶基地”管理模式的转变,是近几年茶业界正努力摸索的方向。而厦茶却高屋建瓴,在“公司+茶叶基地”管理模式之上,凭借雄厚的实力,率先提出了“科研+基地建设+国际贸易+终端市场”的安全茶叶产业链供应体系。56年来,厦茶牢牢抓住科研以及基地建设,被誉为是国内茶叶生产领域及科研领域的先行者,其旗下的“海堤茶叶”已经走向全球54个国家及地区。

  王贵卿,与茶渊源不浅,既是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又身兼厦门茶叶协会会长一职,对中国茶业的“前世今生”了然于心。他认为,茶业的发展要“以茶叶研究、基地建设为推手,向生产基地、零售终端延伸”。而这也正是厦茶独具特色的四维发展战略——科研+基地建设+国际贸易+终端市场的核心内容。

基地为本

四大基地打造“茶叶王国”

  厦茶总经理王贵卿告诉记者,厦茶不仅在建瓯、武夷山、安溪、永春名茶的故乡建立了绿色茶园基地,而且把厦茶的基地延伸到了北川及台湾。

  在闽北,依栽培生长的地域划分,武夷岩茶分为正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和外山茶,其中武夷正岩茶,产于“三坑两涧”。而“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标志几乎遍布在武夷山“三坑两涧”区域的每一座山峦、每一片茶园。

  在闽南,厦茶建立了国内唯一一个通过欧盟、日本、美国、中国四地有机认证的有机茶基地。“海堤”生态科技园与“天然氧吧”牛姆林近在咫尺,在这里,土壤很特别,都是赤色的砂红壤,支干道与步行道纵横交错,蜿蜒而上,茶行间,各种植物参差其中,茶树上,蜘蛛网正闪耀着彩光。这样的生态环境对有机茶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北川,厦茶与四川自然天堂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圈下”了北川最大的一片茶叶基地。王贵卿表示:“这是国内难得一见的原生态高山茶园,由于生物的多样性,虫害被天敌消灭,无需施用农药,是真正的有机茶园。”

  在台湾,2009年8月4日,厦茶与台湾汶逸实业有限公司在台南举行签约仪式。这是大陆企业首次在台设立茶叶种植基地,并且将台湾冻顶乌龙引进内地市场。而厦茶在台湾设立茶叶种植基地被业内誉为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科技植入

产出生态健康好茶

  素闻厦茶出好茶,海堤茶叶口感独特,但是对于其中的原因,知之者甚少。2009年年底,厦门日报一篇名为“基地建到宝岛 茶叶飘香全球”的文章令业界热血沸腾。文章以记者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厦茶大手笔打造的四大茶叶基地,令爱茶者对厦茶的茶叶倾心不已,使得业界对于打造茶叶基地蠢蠢欲动。

  一直以来,厦茶在茶园的建设上十分重视科技的注入。例如,在闽南的“海堤”生态科技园内,不仅拥有最适合茶叶种植的土壤,而且厦茶在茶园规划、管理上也独具特色。据了解,在同一片茶园里,不仅要种植茶树,他们还通过立体栽培的方式,留草种草,套种绿肥,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茶园结构。整个茶园完全是生态的,即使是茶树最顶端的蜘蛛网也是保证茶树健康的“卫士”。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看到,厦茶通过科学建立立体茶园,建设生态茶园的办法,成功地为厦茶基地减少了病虫害,治理了茶园水土流失,保证了茶产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地建设的先行效应显而易见。当2008年1月1日,国家规定所有出口的茶叶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植基地时,不少出口企业受到了冲击。但是该消息对于厦茶来说却是个好消息,因为,从2005年开始,厦茶就开始了基地备案申报工作,截至2009年10月底,获得备案证书的基地57片,备案基地总面积41960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演绎一个国有茶企逆市发展的“传奇”,正印证了厦茶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一贯的态度:在“食品安全”建设,杜绝“茶叶污染”上奋勇前进,勇当先锋,充分发挥了一个国有流通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