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乌龙茶:茶香溢两县
发布时间 2010-08-27 浏览 50016 次
的支撑。

  

  关键词:

  六个阶段 产业提升

  纵观安溪茶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量的扩张阶段,在发展理念上主要以“扩面积、提单产、增总量”为指导;第二阶段,质的提升阶段,在发展理念上主要以“优质、精品、名牌”为指导;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在发展理念上主要以“绿色、品牌、诚信、文化”为指导;第四阶段,品牌扩张阶段,在发展理念上主要以“规范市场、保护品牌”为指导;第五阶段,提出 “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发展新理念,重点实施“生态、健康、文化、品牌、素质”五大工程;第六阶段:就是现阶段,启动了“茶产业提升年”三年行动,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产业发展新机制,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六个阶段的主要成效和变化,在生产模式上促进了小农生产、家庭作坊向组织化、专业化生产转变。在工艺技术上从以前的手工生产向半机械化生产、数控生产转变,出现了空调制茶、微波杀青、低温速冻保鲜等新技术。尤其是空调制茶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安溪茶叶生产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使安溪茶叶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看天做青”的困扰,大大提高了茶叶尤其是夏暑茶的品质。

  

  茶叶品牌从“县域品牌”向“区域名牌”转变,尤其是成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标志着安溪茶业在走向世界或者国际化道路上迈开了新的步伐,其市场也从“局部发展”向“全面拓展”转变。现在,国内只要有市场,就有安溪铁观音,达到“无铁不成市”的地步。新兴销区长江流域市场销量年平均增长10%,东三省、中原地区、西部市场销量年平均增长20%。外销市场,已经形成以日本、东南亚为主,俄罗斯、欧美为辅的市场网络,产品销往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前,注重卖品质,现在更加注重卖文化。在文化的涵养下,这几年高档安溪铁观音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产业功能从“单一、单层”向“多元、立体”转变。以前,茶只是喝的,现在可以旅游、观光,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尤其是茶旅游,方兴未艾。

  武夷岩茶

  

  产值突破十亿元

  

  关键词:印象山水茶

  

  2010年,张艺谋团队印象系列之印象大红袍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成功上演,为双世遗的武夷山带来了巨大的提升效应。原本就以“岩骨花香”的独特魅力倾倒世人的武夷岩茶更是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其产业基础进一步构建。

  从2007年始,连续三届的茶博会以及2009年的山水茶博览会,都给武夷岩茶带来产业上的提升,截至2009年,武夷山全市种茶面积12.4万亩,产量达6600吨,实现茶叶总产值10.3亿元,创税2439.25万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发展武夷岩茶营销店4000余家,“武夷山大红袍”也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关键词:

  忧患意识

  

  对于武夷岩茶的蓬勃兴起和未来的发展,南平和武夷山市两级政府均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强调茶叶质量和市场营销首要的是要有忧患意识。

  

  政府要承担监管职责,南平市及十县市区政府要承担市内、市外农残安全监管抽查第一职责,下决心坚决打击农残超标,实行部门单位综合整治。南平茶业要做大做强,不能只局限于武夷山,概念上要搞清楚,自古以来就是北苑贡茶,树立大武夷品牌意识,建立中国乌龙茶集散地。规范市场,着手严格公共商标许可使用,质量要有保证、体系要健全,建立可追溯体系。不讲数量讲质量,不卖原料只卖成品,使成品茶成为终极产品。种好茶,在品种上要突破,好的品种和生态才能有好茶,龙头企业在科研上履行公共义务,承担社会责任,茶业主管部门单位在品种及科研上更要有所作为,加强品质生态种管体系,控制残留要做好农事安全记录建立数据库。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