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上个世纪50年代出版的赵宏本作品《白蛇传》来说,前两年拍卖的价格是1.8万元,其实很多连友都有兴趣,相对于书画市场,连环画的价格并不高,但连友们实在找不到那个版本。
“现在就是买不到好的连环画,这是最苦恼的。”老于感慨说。
陈耀强还补充了一个杭州连环画市场不热的原因。“东北的连环画市场比杭州热,是因为那边能找到好的连环画,而江浙一带的天气本来就不适合藏书。还有,浙江的经济发展比较快,老城区都改造完了,很多连环画都保存不下来。”
连环画投资没有接盘人
圈里有种说法:收藏和投资的都在35岁以上。程爱林是连环画资深藏家,他认为收藏小人书的人都有一种怀旧心理。
程爱林说:“浙江的投资渠道很多,所以投资连环画的人很少,目前杭州的连友都是以收藏为主。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连环画都收集齐,因为当年太多的出版社都在出连环画。连友们往往针对自己喜欢的门类收藏,如古典、获奖作品、名家作品、科学家等,其中以收集古典和上世纪60年代门类的人最多,然后再互相交流和购买,这就形成了连环画市场。”
“可现在的价格实在太高了,连我们连友都觉得买不起。”程爱林说。
用来投资呢?程爱林非常不看好连环画的投资前景:“别看目前连环画价格在涨,肯定有着炒作的嫌疑。从杭州来看,这个人群这几年一直没有变化,而市场越来越萎缩。我刚才也说了,喜欢连环画的人都是有着怀旧心理的,没有这种怀旧心理的人,很少会对连环画感兴趣,更别说是投资。价格涨上去了,可没有真正的接盘人,这个市场怎么会好呢?”
“连环画毕竟只是印刷品,缺乏书画的唯一性,所以不可能出现像书画那样的投资市场。”
话虽如此,但程爱林和陈耀强都提到了另一种跟连环画相关的东西,并认为非常有前景。“连环画原稿收藏与投资肯定会很热门,在拍场上的价格往往能与书画相媲美。”
连友们为此提供了一些数据:
2003年,汤小铭的《鲁迅在广州》连环画原稿拍出了27万元;
2004年,戴敦邦的《逼上梁山》连环画原稿拍了22万元;
2005年,程十发的第一套少数民族题材的连环画原稿《召树屯和喃诺娜》估价160万至180万元,最终以1100万元成交;
去年,程十发创作的16幅连环画原稿《欢迎毛主席》又以358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