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7日,卢展工到信阳视察时,指出信阳要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尝试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可以开发信阳红茶加工。
随后,信阳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探索研发红茶产业。
“省委书记帮信阳破除了不能产红茶的旧观念,帮助开发,又给起了名,还亲自‘推销’,我相信信阳红茶很快会‘红’遍全国。”昨天,一位信阳茶商高兴地告诉商报记者。
其实,“信阳红”并不是第一次被另眼相待。在8月26日投洽会的开幕式上,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就曾将“信阳红”送给省委书记卢展工,并将其作为信阳市主推特产,向八方来客展示。“推销信阳红茶,也是我市委书记的工作之一!”投洽会现场,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对商报记者说。
“如今信阳市的绝大多数茶叶企业,都是‘信阳红’的‘铁杆粉丝’,毕竟做信阳红茶,是信阳市政府当前推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非常有前景的事情。”信阳市一家茶叶企业的高管说。
一个尴尬的背景
其他名茶南征北战,信阳毛尖只能在家门口被动应战
茶农收入少和茶叶企业的弱势,直接导致信阳毛尖整体“话语权”的缺失,信阳毛尖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工艺独特,品质好,但在全国不同组织、级别举办的绿茶十大品牌评选中却时有时无,在国人中的知名度也不很高。
其实省委书记的提议只是信阳做红茶的“导火线”,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信阳茶叶产业,是到了该突破‘自我’的时候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信阳毛尖对采摘和工艺要求都很高,企业一般都只采春季茶,而夏、秋季茶基本都扔掉了,每年茶叶的利用率不到60%。”昨天下午,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文新茶叶)董事长刘文新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信阳市目前规模化种植的茶园面积有限,大部分茶叶都收购自当地的茶农,茶叶资源利用率不高,直接导致茶农收入上不去。据悉,如今信阳市茶农的平均月收入为2500元,这与安溪茶农的五六千元根本没法比。
受上述因素制约,信阳茶产业界两大龙头企业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云茶叶)和文新茶叶,虽已连续数年跻身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之列,但始终攻不进前30强。
茶农收入少和茶叶企业的弱势,直接导致信阳毛尖整体“话语权”的缺失,信阳毛尖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工艺独特,品质好,但在全国不同组织、级别举办的绿茶十大品牌评选中却时有时无,在国人中的知名度也不很高。
“这很尴尬!”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与信阳毛尖的应有地位很不匹配。
业界公认的事实是,近年来,在铁观音、普洱等其他名茶的南征北战、东突西进之下,信阳毛尖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信阳市的茶产业也陷入窘境。
“信阳毛尖只能在家门口被动应战。”信阳陆羽国际茶城总经理欧阳道坤对商报记者说。
一种腾飞的憧憬
“信阳红”能让茶农一年多挣220多亿
就目前的形势看,短期内“信阳红”在借信阳毛尖的势发展,等将来“信阳红”在全国甚至世界上打响了名声,让更多消费者认可和喜欢信阳茶,会反过来带动信阳毛尖的销售,实现信阳毛尖的名茶复兴。
在这种背景下,信阳红茶的研制和开发,无疑承载了信阳茶叶产业诸多的冀望。
“很多人希望,信阳红茶能成为打破信阳茶产业尴尬的‘利器’。”一位业内人士说。
“今年是红茶开发的启动年,等将来成熟后,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信阳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能将茶农的月平均收入再增加2000元。”昨天,信阳市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夏国宗告诉商报记者。
夏国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信阳现有茶农95万人,2009年,茶农人均月收入近2500元,茶农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55%;如果月平均收入再增加2000元,那么整体上信阳茶农每个月就会多出19亿元的收入,一年就是220多亿元。而且“信阳红”的生产,还会源源不断地为农民增加就业岗位。
“最关键的是,它带来的是信阳市茶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改善整个产业结构。”夏国宗说。
他预测,等明年红茶项目成熟后,信阳茶园每亩的产量,将从现在的40公斤增加到60公斤,“明年红茶的产量,有望占据明年茶园的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达到2万吨。”对于企业而言,也将意味着销售收入的增长。
欧阳道坤分析:就目前的形势看,短期内“信阳红”在借信阳毛尖的势发展,等将来“信阳红”在全国甚至世界上打响了名声,让更多消费者认可和喜欢信阳茶,会反过来带动信阳毛尖的销售,实现信阳毛尖的名茶复兴。
“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能够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将极大地推动信阳茶产业的更大发展。”欧阳道坤说。
一个光明的未来
中国茶行业有望崛起“豫南”板块
除了信阳,南阳、驻马店也是历史上的名茶产区,如果政府加大支持引导力度,茶企业拉长产业链,开发多元化产品,利用好茶文化,能从源头托起河南茶产业的大盘。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提起河南的茶产业,往往会联想到信阳毛尖。事实上,河南适合种茶以及正在种茶的不止信阳市。
“信阳市现有茶园面积140万亩,从规模上说是河南第一,并且远远领先于别的市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信阳才适合种茶。”河南茶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马哲锋告诉商报记者。
他说,除信阳外,南阳、驻马店等地也是历史上的名茶产区,尤其是位于桐柏山脉的南阳市一些地区,那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土壤、气候、阳光等都适合茶树生长,但目前只有桐柏县开发茶园面积的力度比较大,其他县市似乎还没意识到。
马哲锋说,南阳市如果种植茶树的话,茶叶质量可以和信阳媲美,但目前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桐柏县,也才只有10万亩不到,而整个南阳市适合种茶的面积和信阳差不多,至少有140万亩,发展空间巨大。
“将来,河南的茶产业很可能形成以信阳、南阳双轮驱动,而驻马店成为一翼的发展态势,这将从源头托起河南茶产业的大盘,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马哲锋分析。
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宋向清建议说,河南茶产业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种茶和开发新产品这个层面,还应该考虑拉长产业链。
“比如省外有些企业就开发出了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甚至将其用在肉制品上。”宋向清说,省内的企业也可以借鉴经验,对消费市场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开发多元化的产品。
“河南有丰厚的茶叶资源优势,以及茶文化资源优势,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很可能将在中国茶行业形成一个豫南板块。”马哲锋建议说,做大做强河南茶产业,关键是政府支持、引导的力度要大,各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茶文化资源。
一次观念的洗礼
“信阳红”体现 用领导方式转变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卢展工提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信阳红”的诞生就是一个具体体现。“信阳红”品种的开发,不仅解决了信阳毛尖产量小,加工链条短的问题,还让信阳从茶农到政府接受了一次观念洗礼。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更新天地宽。河南茶叶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境界。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立功认为,“信阳红”的研发成功,并不仅仅是推出一个新品这么简单,而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以前提起信阳茶,很多人印象里就是毛尖,为什么就不能是其他?”张立功说,信阳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种植面积的问题,也不是政府支持不支持的问题,而是如何突破故有思维定式的问题,如果突破了,那么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而信阳开发红茶,这就是突破传统思维,更新观念的一种尝试。
“茶农和企业骨子里有很深厚的毛尖‘情结’,政府部门也没有给他们提出很好的发展思路,这样上下总是想围绕毛尖做文章,结果把自己困在了‘圈子’里。”欧阳道坤说,尽管这种“情结”曾经给信阳毛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同时也“捆上了绳索”:信阳茶叶一般都只采春季茶,而夏、秋季茶基本都扔掉了,不但造成了浪费,还造成了信阳毛尖整体产量偏低的局面。
张立功认为,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信阳红”的诞生就是领导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具体体现。“信阳红”品种的开发,不仅解决了信阳毛尖产量小,加工链条短的问题,还让信阳从茶农到政府接受了一次观念的洗礼。相信信阳人在尝到甜头之后,会有更多的创新,而河南茶叶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境界。
“这就是思路决定出路,这就是观念更新天地宽。”张立功说,“这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