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塑造英雄人物 填补主体书画空白
在过去全国性的抗战题材书画展览中,较少见到反映东北抗日义勇军、国民党正面战场、少数民族抗战和华侨抗战等方面的艺术作品。这次展览中的江桥抗战,西南少数民族和华侨抗战等题材的作品,刷新了书画历史。著名画家董辰生描写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作品,以其特殊的笔法,将李林勇敢坚定、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不畏牺牲、奋勇杀敌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女英雄的形象首次在名家笔下展现出来。贵州省博物馆专题组织创作的水族、布依族抗战,齐齐哈尔博物馆组织创作的江桥抗战,桂林博物馆组织创作的文化抗战,画家王阔海创作的陈嘉庚,均为上乘之作,填补了抗战题材的艺术品空白,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云南民族博物馆提供的名作复制品,使展览具有更大的代表性。
4、入展作品普遍水平高
这次展览作品既有名家定向创作,也有全国各地征稿。展览开篇反映中华大好河山的山水画。即人称“中国画海第一人”的周智慧的《中华有此好河山》,以其坚实的功底和磅礴的气势,绘出中华之美。虽然没有描写日寇的铁蹄践踏,但置于抗战的主体展览中,却使人产生美丽的祖国母亲绝不允许侵略者肆意蹂躏的强烈情感。使观众之心和抗日前辈之心凝聚在爱国这一个共同点上。
展览尾声部分祖力、王志鸿、康金梅、张培文等人创作的山水花鸟画,百花争艳,人欢鱼跃,霞铺山河,群鹤冲天,衬托出抗战胜利的喜悦,民族振兴的希望。著名画家严坚、李天祥、赵友萍、祝林恩、宫秀志、孙立新的《江桥抗战》、《宁死不屈》、《冰趟子战斗》、《魂系嫩江桥》和《长城烽火》等作品,以其独到的笔法和色彩运用,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可侮的品格。100多位共和国将军的书法长卷,气势如虹、沉雄朴拙、意义深远,有力地体现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光辉思想。其他送展优秀作品,也都较为艺术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豪情。
此次展出的作品可谓名家荟萃,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各位参展书画家的主题创作思想和高超的书画技艺。这些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书画作品,不仅给人们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使人们从这些油画、国画、版画和书法作品中获得美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