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币。比如1955年、1958年、1959年、1961年壹分币,1956年、1959年贰分币,1955年伍分币等,目前,这些分币的市场价格已分别达到2-15元一枚,特别是品相上佳的1957年壹分币存世量更少,售价高达40余元。笔者在多年收藏分币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挺有意思的现象:1、1955年壹分和伍分币,由于当时采用的铝质合金性能较差,在流通了一段时间后,币面花纹磨平、腐蚀严重,呈灰黑状,故品相好的1955年壹分和伍分币极难遇见。2、早期币中1964年壹分和贰分币的存世量还较多,在散币中时有发现,而以后有个别年号倒反而不易找寻。3、1990年以后发行的分币,在散币中很少发现,这也许与铝质分币逐步淡出流通领域有关吧。
三、“错版币”其实是残次币。铝质分币究竟有没有错版存在?其实人民银行发行部门早期就明确指出过人民币分币的设计和铸造十分严格,根本不存在错版的可能,所谓的“错版币”其实是铸造过程中出现的残次品“漏网”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