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刻本成拍场新宠 古籍善本被指炒作过渡
发布时间 2010-10-27 浏览 50319 次
了《古籍善本逐年量增价涨,反复炒拍惹来几分铜臭》,披露了拍卖市场上炒作古籍、拍卖古籍的过度商业化现象。

  对此,多年深扎古籍市场的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彭震尧表示:“古籍与书画、瓷杂收藏确有不同。书画,春天拍出的可能在当年秋天就会重现拍场,而一个私人买家买到一部古籍往往会收藏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拿出来交易。古籍现在只是回到一个应有的价位。”

  明清刻本成拍场新宠

  古籍拍卖市场这10多年来的变化,不仅表现在价格方面,还体现在收藏群体的日益扩大和书品种的层出不穷。彭震尧说:“在宋元刻本极为罕见的前提下,藏家的收藏重点出现偏移。明代刻本,尤其是明嘉靖以前的刻本受到藏书家们极强的追捧。此外,今年以来,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的内府刻本,也逐渐成为收藏热点。”

  以今年中国嘉德春拍为例,一册明弘治三年刻本《(宋人)诗话十卷》,以24.6万元成交;万历十七年的6册《方氏墨谱》,72.8万元成交。相较于明刻本的风光无限,抄本书略有黯然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