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刻本成拍场新宠 古籍善本被指炒作过渡
发布时间 2010-10-27 浏览 50317 次
。虽然一册《长江集》以35.8万元成交,但普遍而言,抄本并未受到刻本般追捧。

  至于宋版书,早在明代开始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直至现在,宋版书的存世量仍决定它的价值。“10年前在拍场还能见到几本宋版书,现在都已经成为藏书家的‘镇宅之宝’,找不到了。”彭震尧说。

  资料显示,2003年,在北京中国书店古籍春拍场上,一页1244年(南宋淳佑四年)蒙古刻《玄都宝藏·云芨七笺》,面积约为26cm×76cm,就以4.95万元成交。同年,中国嘉德的拍场上出现《锦绣万花谷》40册宋版书全本,创造了宋版书拍卖2310万元的天价。

  总体来看,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古籍后市的发展。北京德宝拍卖古籍部负责人王建亭称,由于古籍自身稀缺性、大众逐渐增强的收藏意识,以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预计今年秋拍以及明年的价格还会继续走高。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古籍与书画、瓷杂可以带给人们直观的感受不同,需要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入门门槛较高。受制于文化底蕴和资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