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普洱茶收藏“热”过了
下一主题:后现代语境下的韩国茶
小品牌走不出去,而一些刚走出去的龙头茶企却面临市场假货的巨大冲击,典型的像“大益”这样的名牌就被冒用商标。李富恒介绍,云南绿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声名鹊起,当时下关茶厂的三春茶在国内热销,然而同样是受到假货冲击,最终导致整个品牌的崩盘。此外,全国最大的两个茉莉花茶品牌——长沙的猴王和广西的石乳也面临类似情况,两家具有国企背景,但对于如何打假仍找不到太好办法。对于一般茶企来说,根本没有实力去遏制这种假冒行为,这是一项耗费巨资和人力的耐力工程。
云南的普洱茶火于2007年,人为炒作将它推到了一个顶峰。2008年至2009年,普洱茶市场遭遇滑铁卢,今年普洱茶的原料价格虽有所回升(较去年涨了大约30%至40%),但市场成品售价却涨幅不大,那些积压在仓库中的存货就像烫手的山芋,令茶商左右为难。然而,高峰过后必然是低谷,茶价的平稳过渡是大势所趋。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回归,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