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仿古玉器看中华民族各时期的“玉器观”
发布时间 2010-12-20 浏览 51463 次
大清晰,仿制者对战国玉器又不大了解,很多地方走了样,如兽的嘴形、足形,身上的装饰不同于原作,也无战国图案风格。壁上的谷粒大而浅,壁的边棱也无战国玉器风格。

 

  2、仿古兽面纹璧:

 

  战国玉器中出现了一种表面分为内外区,外区饰双身兽面纹,内区饰蒲、谷纹的玉璧。到了汉代,这类玉璧的使用量很大,制造的更加精致,一些作品直径超过了30厘米,一些作品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宋以后,出现了这类玉璧的仿制品。

 

  (1)宋至明初的兽面纹璧。玉质青白,有沁色,璧上以绳纹为界,分为内外两区,外区饰三组兽面纹,兽面间饰如意形云纹,内区饰两周内对的如意形云纹。到目前为止,考古发掘中,已发现了多件带有兽面纹的宋代玉器,如安徽朱希颜墓出土的玉尊,四川广元玉片,四川广汉发现的兽面玉片等,还有兽面纹瓦当。从这些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兽面纹大致有如下特点:兽面短而宽,眼鼻布局紧凑,鼻较大,或勾云形,或如意形,造型简练,眼略小,不甚夸张,粗眉,五官外缘往往有一些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