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看似已程式化概念化,却不难从中比较出不同匠人各异的表现手法。同是“暗八仙”,有的却是不同的夸张,同是松竹梅,有的却是不一般的浪漫。有了这等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比附。同是一只蝙蝠,有具象出爪羽的,有抽象成草纹的;同是一条枝蔓,有穿插攀绕栩栩欲活者,有直楞直角坚如磐石者。看到这些,你会想象出当年那些衣衫褴褛的不知名的匠人们是如何在烈日下或风霜中专心致志地操作着,然而极度艰辛也不能磨灭他们向往自由的天性。“五福”者,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熏,五曰考终命,经他们手凿刻出的那五只生动蝙蝠,似乎与他们并没有多大关系,在主家为此讨了口彩,取了眉眼后,自己只是得到了生活的必需,如此说来,这种经久不息的大众底层文化也不是底层人人能享用得起的。
晋作家具的命运
冯骥才先生是一位民间文化的热心保护者,在他的《紧急呼吁——民间文化拨打120》(文汇出版社2003年1月版)一书中便提到了在北京的高碑店、吕家营一带安营扎寨的山西古董贩子,提到了他们所倒卖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