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以
下一主题:中国崛起离不开国学
从13岁以后,就进入了解经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阶段。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何为“会意”?自己的实践体会与经典相应了就是会意。陆游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典是古代圣人的实践的结晶。我们必须用经典指导实践,然后通过实践再去验证经典。完成了这一循环,我们就会成为经典的活生生的载体,于是我们就在向圣人迈进。
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脊梁”,就是指在向圣人迈进的人。即在儿童时期打下经典教育坚实基础的人们。
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惊问:“新中国以后为何不出大师了?”
答案就是:我们教育的基石没建好。经典教育就是教育的基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