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易经与人生观
下一主题:生命科学:杨德贵的道
3、少是多的对立反应面。世俗习惯都喜欢多而弃少。少对于心灵来说是清静、轻松的标准,心中杂念少,欲望少;物质财富少,财富少则精神负担小,少则增加人心的空虚条件,反而能使精气充足,精力旺盛,身体健康,阳性之物减少,阴性之道气增多。阳性的清静少,阴性的物欲浊气即增多。“少则得”,是互为转变的条件。少也包含着道的含义,心灵欲望少空虚增多,而得到内气的补足,反而得到回报。少是省之又省的重德之含义,不争上,不贪多,使众人尊敬而反馈的更多。少的应用范围很广,不局限于某些物质或东西的互为交换意义之上,从人的心灵变化来悟少的妙处更为有意义。
4、养身者认为物质欲的增多心理负担也随着增多。担心和恐惧失去东西的心念也增多了。欲多反而是乱心的前兆,多是物质信息残留的积累过程,时间久了给人的身心带来阻滞。病也是与欲多有关系而引起的结果。“多则惑”,指外物的信息和积累多了不能从心中化解掉,而逐渐积累着物的残留信息,最终使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