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三真七假 赝品形成灰色产业链
发布时间 2011-03-28 浏览 53967 次
鱼上钩。

  2.不要轻信故事

  为了让收藏品有比较好的售价,文物商贩经常会编造动人故事进行欺骗,藏家们要靠自己过硬的本领做出独立判断。香港苏富比春拍出林风眠作品《渔获》,成交价高达1634万港元。画作来源说明此画为1960年丹麦驻华大使彼得森(LorenzPetersen)所收藏,然而,有人到丹麦驻华大使馆查证时发现,历任驻华大使中根本没有彼得森这个名字。

  3.“平嘢”无好货

  不要幻想用低价购买到珍稀品。俗话说: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程家焕表示,如果卖家手里真的所持的是一件珍宝,那么他更可能选择是自己收藏,而不是廉价出售。

  4.大路货不如精品

  和所有的收藏一样,珍品收藏越来越受重视,那些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珍品更具有收藏的价值。程家焕表示,不要购买市场上过多的低档的藏品,即使要买,“把那些藏品当假的来买,不能当真的给价”。

  5.自辨真假不迷信权威

  藏品鉴定非常讲究学术性和技术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