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大名窑之钧瓷历史
发布时间 2011-07-07 浏览 51302 次
器品,种种措施限制了民间生产钧瓷,就连钧台窑为宫廷烧制的御用品中,除成品经挑选后,其不合格的残次品一律砸碎深埋,禁止在民间流传。一方面,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法。对钧瓷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民间钧瓷技艺控制越严,技艺传播推广伤害就越甚。从北宋靖康之难后以后,部分钧瓷艺人被金人掠往北方,部分钧瓷艺人南迁,钧瓷技艺四散,钧瓷官窑风光不再。禹州的钧瓷官窑沉寂了,被战祸波及的钧瓷艺人却将钧瓷的生产技艺播散到了全国各地。

现代钧瓷主要指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钧瓷艺术品,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和所形成的不同风格又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恢复阶段和创新阶段。

恢复阶段:50年代到80年代末是对传统钧瓷生产工艺、艺术效果的恢复和熟练掌握阶段,造型追求仿古风味,吸收古陶瓷、宋元钧瓷以及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手法,点线面完美地集合,线条流畅,富于变化,在大的体面上加以小的浮雕装饰,形成了古朴大方、端庄典雅、浑然一体的造型风格。在釉色上,多以红蓝为主,自然窑变相互交融渗透,灵活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