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之首。”世称柴、汝、官、哥、定。由于连年战乱,柴窑器物传世稀少,世有“片柴值千金”之说,加之世人对柴瓷不认识,认可度不高,到宋代便演变成了汝、官、哥、定、钧。柴瓷在人们心中慢慢淡化,便造成柴窑瓷器沉冤千年,与世人隔绝。然而柴窑在明朝人文震亨的《长物志》记载中,却是另外一番光景。他说:“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闻其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未知然否?”文震亨认为柴窑非常贵,世上根本看不见。他描述了听说的样子后,自己又问了自己一句:我也不知道这对不对,反正谁也没见着。这两个观点鲜明的反映了柴窑的命运坎坷。
图:青百合花瓶
虽然人们对柴窑的器物始终有着许多美好的渴望与追求,然而柴窑究竟在何处,它的器物到底如何却仍不得而知。近年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举办的一次中国古代陶瓷展中,一件号称是柴窑之作的青百合花瓶出现在世人眼中,引起陶瓷界一片沸腾,许多专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