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作品的款识也各有特色。其中,有一批远销泰国的宜兴
紫砂壶,它们主要是为泰国宫廷和寺庙订做的,部分作品款为泰国文字款,制壶者款,也有部分作品为中文款,印有“贡局”款。而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提倡走向大众化,
紫砂壶壶生产以普通作品为主,这时候的茶壶造型大多比较简单,底款多为“宜兴
紫砂壶”四个字,而在壶盖内则印上制壶者的名字,有的甚至连制壶者的名字也没有。然而,在1966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茶壶底印则统一为“中国宜兴”四字,茶壶盖内多有木质楷书印章,有名而无姓,如“金燕”“洪玉”“顺芳”等等。而这时候的壶多装饰与文革有关的图案等标志,也有以“五号直行壶”等为落款的。而通常来讲,要仿制一个印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仿制
紫砂壶壶上落款也不是那么困难。
而在款识上,仿冒的情况比较常见的有两种情况:真款假壶和假壶假款。随着工艺师名气的增大,订单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工艺师选择找徒弟或他人代工,再自己加工,最后印上自己的款。这种情况不但出现在紫砂壶界中,在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