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戏曲的审美精神|中国戏曲文化
发布时间 2011-07-14 浏览 68124 次
进行“唱念做打”表演而实现的。戏曲可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随意驱遣歌唱、舞蹈、念诵、表演等手段辅助行动,而不受现实生活情景的限制,诗、歌、舞同台的综合性成为它的本质特征,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而使之与西方写实戏剧划清了界域。戏曲熔铸自身的综合艺术体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一部中国戏曲形成史,就是一部不断融括歌唱、舞蹈、对白滑稽剧、说唱、杂技、绘画、器乐伴奏等诸多表演艺术因素,使之走向内在融合的历史。宋代戏曲成熟之后,原来与之处于共生环境的单项艺术样式音乐、舞蹈、说唱、杂技就都被统摄入了戏曲的磁场成为它的附庸,或多或少失去了独立性。戏曲因而具备了更强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公众眼中,它的形态层次和审美价值高于其它分支艺术,所以宋人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说,在宫廷教坊表演的众多艺术品类中,唯以戏曲为主导。而西方在话剧、舞剧、歌剧分途之后音乐剧的强劲崛起,也说明了对舞台综合艺术的审美需求是世界共通的。


   写意性 戏曲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