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马过万重山,演孙悟空的演员翻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空城记》里诸葛亮在“城”(以布作城)头弹琴,司马懿在“城”下倾听;《长坂坡》里曹操立在桌子上表示在山顶观战,赵子龙在桌子前趟马表现七进七出救取阿斗,现实空间就被缩小,戏曲空间就被扩大了。戏曲经常运用唱腔揭示人物心理,时间往往就被拖延。豫剧《三上轿》里崔氏被仇人逼娶,怀揣利刃准备为夫报仇,但她不舍丈夫灵位,挂念年迈公婆,惦记襁褓中的娇儿,一次次上了轿又下来,声泪俱下地唱出自己内心的极度痛苦和矛盾。现实中的片时犹豫,被人物拖腔和表演十几分钟不止,其效果却是唤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京剧《乌龙院》里“坐楼杀惜”一场则是时间压缩的例证。宋江、阎惜姣被阎婆倒扣在卧房里过了一夜,实际所用舞台时间约为一刻钟,所表达的剧情时间却经过了4个更次8个小时,相差三十余倍。《空城记》、《四进士》、《文昭关》、《生死恨》、《荒山泪》等戏,也都灵活运用了这种时间压缩法。这样的戏剧现象在西方写实舞台上不可能出现,尤其“三一律”规则要求舞台时间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