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千人计划:北大生科院
下一主题:中国传统节日的困境与
评论家阎晶明表示了相同的见解。在他看来,当下文学的一个重要症状是“缺少追梦”。他表示,文学最大的特性是复杂性,而当下文学写作在主题上正逐渐走向单一化,作家缺乏美学抱负和个性化的文化情怀。很多作家屈服于商业化写作,一篇小说中充斥了大量对话,就是为了方便于改造成影视剧本,有的小说不到第二页就迫不及待地甩出“抓人”的东西,就是为了从感官上取悦读者。因而,当代文学的媚俗,具体表现为“思想上甘于雷同,艺术上不求进取”。
在作家朱文颖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我们置身的这个年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基本已被经典化,且拥有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固定读者,这使得他们能够相对安全地回避开这个全媒体时代,暂时不必担心被挤出图书市场,所以基本都还能坚持他们的精英主义写作。但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更年轻的作家们则没这么幸运,他们无法不面对市场的严酷挑战。”
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就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