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潮| 青年文学:颠覆,还是回到传统?
发布时间 2011-07-14 浏览 51465 次
的纠缠,以一种更加深刻、更加高远的胸怀追逐文学梦。”

  评论家阎晶明表示了相同的见解。在他看来,当下文学的一个重要症状是“缺少追梦”。他表示,文学最大的特性是复杂性,而当下文学写作在主题上正逐渐走向单一化,作家缺乏美学抱负和个性化的文化情怀。很多作家屈服于商业化写作,一篇小说中充斥了大量对话,就是为了方便于改造成影视剧本,有的小说不到第二页就迫不及待地甩出“抓人”的东西,就是为了从感官上取悦读者。因而,当代文学的媚俗,具体表现为“思想上甘于雷同,艺术上不求进取”。

  在作家朱文颖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我们置身的这个年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基本已被经典化,且拥有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固定读者,这使得他们能够相对安全地回避开这个全媒体时代,暂时不必担心被挤出图书市场,所以基本都还能坚持他们的精英主义写作。但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更年轻的作家们则没这么幸运,他们无法不面对市场的严酷挑战。”

  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就得放弃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