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馆藏新石器陶瓷欣赏(
下一主题:元代到明代青花瓷器边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过去的明、清代人不同的心境。应当说,古代中国既然“罐"叫人贴心,而“瓶"须套用三个谐音,方可“官运亨通"。那么,经历了文字狱的明朝百姓,对龙泉青瓷罐(寓意清官)、白地青花罐(寓意“为官清白")等罐类器物情有独钟。
于是,颇具雄风的各类罐应运而生,在迷信谐音能带来好运的明代人中罐越做类型越多,并崇尚大罐(大官),成了兴旺门庭的吉祥物,成了劝人读书、讲礼教的陈设品。它们的用途与品位,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并取代瓶,成为人们居家陈设的重要物品。到了成化年,宫廷居然史无前例地烧制了“天"字罐,该罐的意味更为深远。此外,出现在正德、嘉靖青花罐上的一些孔雀纹、锦鸡纹及仙鹤纹、锦上添花纹等明示世人,说明罐的主人的社会心态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因为罐上装饰了一些只有明代的公、侯、驸马等一品(仙鹤)、二品(锦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