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德化窑白釉佛像鉴识
发布时间 2011-07-19 浏览 50105 次
迹。明代艺人常用手捺,在内里可见指捺痕迹。清代以后除手捺外又常可见以刀具推挤的痕迹。也有仿品为掩盖注浆之痕,在内里过多涂泥,造成胎体过于厚重。而真品厚薄适中,内空适体。因此,佛像上手后,除注意其模接方式外,凡分量过轻或过重者,均要存疑。


图:高白瓷福禄寿三星吉祥家居风水摆设罗汉观音佛像

  由于古代烧制技术不如现代,特别是明代的作品在烧成后,常在作品的下部或背部留有一些窑裂之痕。因此,凡无窑裂又从头到脚完美无缺者,即可存疑。有些仿品,故意制造假裂痕,则可从裂缝的自然与否和缝内有否流釉等方面去辨别。真裂裂口自然,而且缝内无釉。假裂则反之。

  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胎釉。德化窑由于在坯胎的泥土工艺上有精淘细炼并经几十年后再使用的优点,因此,胎质致密,透光度十分良好,俗称“糯米胎”。但,由于是人工淘洗,再精细,在放大镜下也能见有微小颗粒。而现代淘洗使用机器研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