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师谈忏悔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11-07-22 浏览 53924 次
由无始贪嗔痴”,分三样叫贪、嗔、痴,总纲提起来,叫无明,或者叫见惑,思惑,我们看得见,不管你用什么说,一百零八烦恼等等,开合不同,内容是同的。由于这个,所以从身、口、意发出来的,无非都是错误。“其罪自性”那就是我自己所做的,那么,这个自己做的当中,有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法三方面。这个地方,这个叫他作,见作随喜,我们不大注意,但是我们经常很容易犯,譬如说,我跟某一个人不大好,然后这个幸灾乐祸的心情,干什么?就是这个,你看见他,你的冤家,受了痛苦,你的心里:“活该!活该!我真高兴,这个家伙,真活该!该受罪!”你还觉得很有道理的,你在干什么?所以这个戒经上面,不要说比丘,就是受五戒,它的妄语戒当中有一条。我当时一直不大懂,现在懂了。就证人入罪,如果,他犯了罪了,叫你去做证人,你看见的,你说:“对!我看见他。”不可以!我说:“他明明犯了罪了,我只是说实话,难道叫我说妄语吗?”你们倒想想看,为什么?要嘛佛不如你,你对,如果,你信得过佛的话,这个地方,它就有关键所在,所以不要说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