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棚茶园经济效益的技术途径
发布时间 2011-08-08 浏览 50464 次
面喷至滴水为止。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茶农户扣棚前未进行追肥,春节前鲜叶产量约降低25%。扣棚后,部分茶农户在棚内施用碳酸氢铵,且采用开沟撒施,肥效不及叶面喷洒尿素水溶液,从而影响茶园产量和茶叶品质。

5?笨叟铩⒔遗锸奔浜团镄徒峁?

扣棚时间早晚与大棚茶的采摘和上市时间密切相关。冬暖式大棚最适宜的扣棚时间为10月中旬,春暖式大棚最适宜的扣棚时间为12月下旬。无论何种大棚最适宜的揭棚时间均为4月中旬,但须在逐渐通风的基础上揭棚,以免影响春茶产量和经济效益。由于部分茶农的冬暖式大棚扣棚时间安排在12月下旬,所以在翌年2月中旬才开采,要比正常时间扣棚茶园晚采60余天。

扣棚后温度的控制是大棚栽培茶园的关键技术。部分茶农每天早上拉开草苫子时间过晚,下午盖草苫子的时间也过晚,雨雪天不拉开草苫子,造成有效积温低,茶芽萌发较迟;有的大棚内由于温度过高,芽叶伸展不开,呈豆芽状。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影响鲜叶产量和产值。正确的做法是扣棚后前10天内要逐渐升温,温度以遮盖草苫子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