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棚茶园经济效益的技术途径
发布时间 2011-08-08 浏览 50467 次
多少来调节。10月下旬至1月中旬,中午温度如超过35℃,遮盖少部分草苫子;1月下旬至4月中旬,上午10时左右应检查温度,如超过35℃?熢蚶?盖部分草苫子降温,下午3时左右再检查温度,如过低,则要拉开草苫子升温。棚温宜保持在15~25℃。

浇水也是影响大棚内温度的重要因素。部分茶农采用大水漫灌浇水,棚温降低较快,且温度回升慢。通过对比试验证明,采用限量兑水施用尿素,不但节约用工和提高了肥效,而且补充了茶树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但兑水施用尿素的兑水量要随季节而变化,以免引起棚内温度降低。每隔15天兑水施用尿素1次,亩用尿素20kg,10月下旬即扣棚后10天至2月中旬,20m茶行兑水35kg;2月下旬至4月中旬20m茶行兑水65kg。

棚型结构不同,大棚茶园效益有差异。根据实地调查,大棚茶园的棚型结构可分为冬暖式大棚和春暖式大棚两大类。冬暖式大棚又根据有无加温可分为冬暖加温式和冬暖双膜覆盖式两种棚。春暖式大棚是采用支架,支架上覆盖塑料膜,膜上无草苫子遮盖的简易大棚。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