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英国最奇博物馆 收藏
下一主题:另类收藏:“捡漏儿”
明代竹刻《庭院婴戏图》笔筒,尺寸大(高19厘米、宽18厘米)为稀有之物。笔筒取材竹根肉厚部分,利用其壁厚的特点深雕细刻。全器施满工艺,浅刻、浮雕、圆雕、透雕、留青等多种工艺相结合,深刻部分达5-6层工艺,颇费工时。明代嘉定竹刻的代表朱鹤曾说:“竹雕如不透雕、深雕就不成其为雕刻”。该笔筒的雕刻题材、艺术风格、制作工艺都具有明代嘉定派竹刻的特点。和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朱鹤竹刻《松鹤》笔筒、朱缨竹刻《刘阮入天台》香筒在工艺上有颇多相似之处。
婴戏的题材在明代的绘画、瓷器绘画、各类雕刻作品及民间艺术品中大量出现,表现儿童的嬉戏场面,人物众多,气氛热闹,题材祥和,成为了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创作题材之一。明代竹刻《庭院婴戏图》笔筒共刻绘了20个人物,以儿童嬉戏场面为主,正是当时艺术家、工匠们乐于创作的题材。
清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论:“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和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书画之难人所共知,今乃易以刀、竹,其难当更逾书画也。”形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