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溪茶业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2011-08-14 浏览 58863 次
633年),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重修的《清水岩志》载:“清水峰高,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经焉”。在安溪驷马山左侧(今官桥镇)的圣泉岩,始建于唐天祐年间(约905年)。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岩最高,登巅远眺,可望郡中清源山。岩产茶甚佳……岩后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竭……”以上史料说明,宋元时期安溪的民间和寺庙中已普遍产茶,而制茶手工业的出现,则表明安溪茶叶的发展已具产业的雏形。

明清时期,是安溪古代茶业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植茶、饮茶和制作技艺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发展的时期。

明代,安溪饮茶、植茶已广泛传播至全县各地。明嘉靖《安溪县志》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安溪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明陈懋仁著的《泉南杂志》载:“茶:晋江出者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