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溪茶业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2011-08-14 浏览 58720 次
殖法”不需要设置专门的苗圃,方法简单,压条所需水分、养分由母树供应,容易发根且根系发达,移植后成园快,故一经出现就为广大茶农接受和应用。它较好地保持母树的遗传特性,使众多茶树良种性能得以保存下来,并日后得到选育和推广。

独特的乌龙茶采制技艺的发明,标志着安溪茶业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载:“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禛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清初,安溪曾有许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为制茶师傅,传授乌龙茶制作技术,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来。现武夷山天心洞、水帘洞等产茶区一带有操闽南话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1987年,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农学院教授、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欣然为安溪乌龙茶题词:“青茶原产地,流传达四方,东渡传乌龙,西移藏佛手,南下播水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