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叙述。据厦门口岸史料记载:在清咸丰八年至同治三年间(1858-1864年),英国每年从厦门口岸输入的乌龙茶达1800-3000吨,由于当时闽北、闽东的
茶叶都从福州出口,故一般认为,厦门输出的
茶叶主要是产自安溪。清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从厦门口岸输入的乌龙茶最高达4500吨,其中安溪乌龙茶又约占40-60%。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元年(1874-1875年),美国从厦门口岸输入乌龙茶3.47吨。茶史称19世纪为乌龙茶风靡欧美时期。此外,据载英商胡夏米在鸦片战争前曾对福建可资贸易的货物进行调查,并采购了两种安溪茶,他说:“安溪茶,广州经常售价是十八两或二十两”,“合丰牌,一大箱安溪茶,广州市价约十六两。”由此可见,安溪茶已在广州市场上出售。另据英商的记载,1838-1939年,英国商人在广州采购的安溪茶为10.6万磅,约合九万多市斤。
清初安溪茶农就远涉南洋开拓新的茶叶市场。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西坪尧阳茶商王冬就到越南开设冬记茶行,并在越南12个省开设分店,配制“冬记”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