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官窑瓷器的品种(下)
发布时间 2011-08-16 浏览 50004 次
,色彩变化新奇。清代窑变釉品种主要是仿鈞釉和炉鈞釉。仿鈞釉即仿宋代钧窑的釉色。炉鈞釉始于雍正朝,是低温釉。制作时,先高温烧好涩胎瓷,再施釉,最后入800--900°C的炉内,两次烧成。因它的釉是二次入炉烧成的,且釉面仿宋代鈞窑窑变,故名。炉鈞釉瓷多见于清雍正、乾隆两朝。

【结晶釉瓷】

  结晶釉内含明显的结晶体。结晶釉的产生是因为釉内含有足量的结晶体物质(如赤矿),当釉熔融而处于饱和状态后,又逐渐冷却时,这些结晶体物质便由非结晶态转为结晶态,它们夹在釉面中,表现的很明显。清代结晶釉品种因其色泽被称为茶叶末釉、鳝鱼黄釉、蟹壳青釉等。它们都是雍正、乾隆两朝的名品。

【特种工艺瓷】

  清代乾隆时期,由于乾隆皇帝本人的嗜好而下旨要求烧制各种新奇制品,督窑官无不尽心竭力的操办,从而使官窑烧造出许多精美无比的新品。特种工艺瓷的制作,就是乾隆官窑的杰出成就。戗金、镂银、琢石、髹漆、牙雕、螺钿、竹木、匏蠡诸作,乾隆官窑瓷(特别是唐英督窑时期)都可以仿制的惟妙惟肖。比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