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喜得连科图案
下一主题:茶具的功能分类
3、紫砂壶茶具 紫砂壶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据说,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江苏宜兴独山讲学时,好饮茶,为便于外出时烹茶,曾烧制过由他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壶,以试茶审味,后人称它为“东坡壶”或是“提梁壶”。苏轼诗云:“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莆粟盘龙茶”,就是诗人对紫砂壶茶具赏识的表达。但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紫砂壶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今天紫砂壶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及其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埋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烧制温度以摄氏1150度左右为宜。优质的原料,天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壶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宜兴紫砂壶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外,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后人称紫砂壶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目前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