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的起源和历史
发布时间 2011-08-24 浏览 50299 次
称“短嘴注壶”,是唐人饮酒的典型器皿,特征是盘口为喇叭口,短颈,圆鼓腹,短嘴,嘴外壁一般为六边形或圆筒形,与嘴相对的一边安置宽扁形曲把柄。晚唐五代时壶颈加高,腹体作椭圆形或瓜形(腹部压有四条内凹直线)。嘴延长,五代时嘴变成较长的曲流。五代时,瓜形腹不再内凹而成凸棱线,成为很有时代特征的“瓜棱腹”,饼形足仍占绝大多数,把柄稍窄,把与颈腹间的距离(孔径)较前大些。唐、五代以青釉执壶为多见。

宋代景德镇瓷器生产的青白瓷不仅器型轻巧优美,而且样式极为丰富,举凡日用器皿、酒器茶具、陈设用瓷、文房雅玩、宗教供器、瓷塑人物和动物应有尽有。品种之全为宋代诸窑所烧造的青白瓷之冠。执壶为宋代景德镇窑的大宗产品,多为撇口、溜肩、椭圆或瓜棱式腹、平底或浅圈足,肩腹一侧置长曲流,另一侧对称饰以宽扁带状曲柄与口沿相接。亦有盘口、喇叭口、直口、唇口以及葫芦形执壶。另常在壶颈两侧以及柄顶端和壶口沿饰有圆形管状的双系或四系壶。宋代早期景德镇的青白瓷生产器类简单,造型多承袭晚唐、五代遗风。器型低矮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