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陶瓷装饰工艺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 2011-09-18 浏览 50421 次
大拇指为主,加以雕塑、印模、粘接、挤压、印戳的辅助方法而成,画面题材一般以花卉为主,经过施釉烧成后,玉器感较强。

明末清初的宜兴陶瓷堆花工艺有了较大的变化。从堆花工艺手法上来看,明代前的装饰着重以堆塑为主,清初期的堆花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当然明代与清代之间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清代时期的陶瓷堆花手法,充分运用了多种技巧,如搭、撕、搓、捺、行五大技法等等,装饰题材较为丰富,如佛教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包括大自然的很多内容,画面布局较为协调,装饰手法随意性很强,形成了绘画大写意的艺术效果,整个画面处理,装饰泥运用较为浅薄,但生动活泼,线条流畅,层次分明。

民国之后的堆花工艺,不但在装饰工艺及手法上有所变化,还在材质、造型、釉料、堆花装饰土上做了大量的研究,从单一的堆花用坭,发展到用化工有色颜料配制多种丰富多彩的色坭包括釉料,原先堆花工艺的装饰,局限在缸类品种之间,现在发展到瓷盆、花瓶、钵、千筒、坛、罐、壁画等。装饰手法也有所突破,借鉴民间传统大写意的艺术特色,发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