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彩釉瓷辨识
发布时间 2011-10-14 浏览 50408 次
过渡。釉面一般均有细小的开片,呈鱼子纹状。肉眼看不到,须用放大镜细看。但如在一米之外即可看到开片,此器必定是后仿之物。这些开片,细密整齐,呈左右走势,有极强的玻璃质感。早期的彩釉器上,还可看到纹片四周有轻微上翘的爆裂状,有爆釉现象。到晚唐时期,由于烧造技术更趋成熟了,像长沙窑的晚期制品,可无爆釉出现,但也均有鱼子纹开片。唐器上,也有没有开片的,如邢窑之器,即可无开片。因此,对于开片现象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综合鉴识。另外,唐代器一般都是出土器,因此,在开片纹中一般都可见到土沁和腐蚀的痕迹,而且,这种自然产生的侵蚀之痕,散布自然,有多有少,不像仿制出来的侵蚀痕是死板的,不自然的。

由于当时上釉用的是铅作黏结剂,经过千百年时间,铅都跑出来了,因此,釉面应呈有铅银现象,一般称之为锡光,这是重要特征。这种“宝光”,用水洗过,仍然会有。另外,当时烧造中,胎体水分掌握不好,特别是在一些单色釉器上,烧成后的器物胎体上常会出现一些横向细小裂纹,状如蚯蚓走泥,透过薄薄釉面,仍可看到被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