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溯源(下)
发布时间 2011-10-15 浏览 52375 次
唇、假圈足。释色为淡绿色,施釉不均匀,两件均脱釉,其中一件釉脱落殆尽。碗内底部均有一道圈凹旋纹。均为灰白色胎,碗外假圈足表面有5个半圆形钉痕迹。同年在浔中镇土坂村公路断崖中发现1件双耳盘口壶,口径13厘米,底径10.5厘米,通高26厘米。盘口,鼓腹,颈下左右各有一耳对称立于肩上。属青釉,呈桔红色和酱色,口、腹施釉,腹下及底露胎。腹部表面有酱色横道纹饰,此横道纹应是和表面凹凸不平,施釉和烧成后形成有关;似不是特意加工的。从器表、里凹凸不平看来,应是用泥条叠制法制成的。制造粗糙、厚重。

上述出土的唐代器物均属青釉系统,但釉的色调不完全相同,有深绿、浅绿、灰黄、桔红、酱色等。这些青釉瓷器的器形有双复系盘口壶、双耳罐、假圈足碗等。大多数器内及上部均施釉,器下部及底露眙,釉层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现象。以素面为主,极少数有压印纹和横道纹。均为轮制,仅其中一件为泥条叠制。青釉碗的器内及假圈足表面,留有支钉痕迹,说明是支烧(正烧)的。胎均为灰苫色,质松脆。上述青釉器,其造型和釉色,均和福建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