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画中“抹猫腻”
发布时间 2011-11-03 浏览 53074 次
工配套作业。曾有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宋代大家的作品,上有近代名家黄宾虹的题字,历次鉴定都确认为宋人真迹无疑,直到翻裱之时,画面与题款截然分开,始知是高手作的“山头套”。

  “一揭二”是另一种作伪的手段。作伪的人不怕费工夫,把一张画破开两层,试想宣纸多薄,竟也能从中揭下来一层。一张变两张价格一乘二。上面的一层俗称“头青”,下面的一层称“二青”。如此做下来“二青”的墨色必然浅淡一些,作伪的再于托裱的衬纸上衬一道墨彩。到底是原画所以真假令人难辨。

  还有一破二一破三的,或者画假款印真,或者画真款印假,也有画款均假跋是真的情况。此种作伪一般针对手卷、长卷带有题跋或者带有题记的。画、款、跋、题分别切割,伪作画或伪作款印等,然后再行组合。一张真画能作出真真假假好几张。

  这些做法并不是今天才发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被视为鸡鸣狗盗者所为。不幸的是在今天仍然有人“继承”此业。为此感到不幸么?更不幸的是今人“发明”了更简单更直接更“义无反顾”作伪的办法。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