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画中“抹猫腻”
发布时间 2011-11-03 浏览 53072 次
左右,鉴定古字画要价就没边了。

  随着鉴定的“行市”看涨,不少人的心态也变了。花钱请人对所藏的书画做鉴定,目的就是得到确认,确认了就价格倍增,即便是赝品或平庸之作,也想借鉴定者的权威性变假为真,变平庸为精品。

  这种心态被鉴定书画的人摸准了,就有了“钱鉴定”的说法。说破了是假的,到底收了人家的钱或是还怎么收人家的钱,于是假的也得说是真的。这有些像工程项目的咨询收费,论证来论证去,最后得出结论说不宜上马,委托人就会拒付咨询费,“不宜上马从哪开支咨询费去。”于是想不白忙活得到咨询费,怎么也得往能开工能上马的结论上靠。付钱做书画鉴定,结果是赝品,一听就烦,画是假的从而一钱不值,还得付一笔不小

的鉴定费,真让人难以接受。

  就像有些拍卖行不在乎拍假画丢名誉,为了孔方兄好给别人的书画题个记出个证明的画家书家也不在乎把脸安在后脑勺上了。北京有一位挺知名的文物鉴定“大家”,帮人鉴定一幅宋人款的画作,“大家”言明不要钱,白干。画送去一个星期,传来电话: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