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歌送郑容》一首诗中说陆羽的《茶经》空有其名不切实际。他不仅就此指出,而是让陆羽深入茶山,研究
茶叶栽培、管理、采制等茶事,《顾渚山记》就是陆羽考察后的记录。自此以后,陆羽多次修改补充,使《茶经》逐渐完整。为了让陆羽有个写作环境,早日完成著作,皎然在大历三年(768)造好了自己的苕溪草堂后,到处寻找陆羽回来安心定居。如果把皎然寻访陆羽的多首诗仔细研究,不难看出皎然对陆羽的《茶经》注入了不少心血。再读皎然有关茶事的长诗,皎然的茶事知识确实当得起陆羽写论文的指导老师的。(罗家庆)注:鶗鳺即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