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技术(二十七)
发布时间 2011-12-08 浏览 49940 次
结合的问题,认为秋茶不宜过多的采摘,如陆廷灿《续茶经》引王草堂《茶说》称:“武夷山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未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

关于春茶的采摘期,历代史料的记述不尽相同。这与各茶叶产区气候条件不同,所产茶类采摘标准要求各异有关。记述最早的采摘期要数元代萨都剌在《谢参政许可用赠茶》诗中说的福建茶,其采摘期在立春后十日。其次是在惊蛰前后了,如宋代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说:“建溪茶比他群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惟过惊蛰都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诸焙后北苑者半月,去远则益晚。”宋代黄儒的《品茶要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赵佶的《大观茶论》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也都说采茶在惊蛰前后,南宋王观国在《学林》中称:“茶之佳品,摘造在社前”“社前”指是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