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的旧器,施描成墨地三彩的品种;二是将旧器改造成新品种。一般将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素白胎或青花器后挂各种彩色,以混充旧彩器,如将成化青花盘后挂红釉,成为红釉青花器等等;更多见的是在清代各朝的素器上后加彩,使其改头换面,成为粉彩、斗彩、 珐琅彩、三彩、墨彩、金彩等较为名贵的品种。如民国时期,在康熙旧器上后加五彩的伪作很多,绘画虽深,但神态不足,色彩也过于鲜艳,且釉面及彩上无自然形成的哈蜊光泽和彩晕;还有一种情况是原器物表面彩绘局部伤缺,按照原样填补描绘,入明窑烘烧以后挂彩,一般以挂红彩的较多。 2.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掌握各时代各类器物的基本特征,将所需鉴别的器物与标准器物对照、比较。其次,瓷器收藏品辨伪最根本的是从瓷器本身着手。因为,瓷器本身是由胎釉、造型、纹饰及款识和烧制工艺所组成,各时代有各自的特点。另外可以从瓷器所反映的外部特点入手,如瓷器所反映的各时代的文化特征(可以从器形、纹饰上体现出来),瓷器的用途(用作日常生活用器,各地域的不同使用情况)等来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