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游资的进入,其价格就被迅速炒起来。” 苏浩泽说,武夷山每年3、4月份大红袍春茶上市时,都会举行
茶叶竞标会,参加竞标的本来都是全国专业经销商,但去年以来,老面孔开始减少,开发商、炒股的、搞旅游的面孔开始增多。更让当地人蹊跷的是,价格喊得越高,这些不懂茶的人越是买,而且是大量吃货。“买去以后这帮炒客就开始包装,弄个大礼盒、锡罐之类的,然后起了‘钻石大红袍’、‘皇冠大红袍’等名字,价格一下就上去了。” 对于游资为何要炒大红袍,另一位福建茶商徐国明认为最主要是因为大红袍的产地相对集中、产量相对较小。“大红袍的产量很小,不及
铁观音产量的零头,一旦被游资吃进、囤积后会立刻造成货源紧缺,价格暴涨。另一方面,大红袍能摆能放,游资因此炒作起来也更加简单。” 有价无市的尴尬 大红袍最初的疯狂是从其集散地厦门开始,据统计短短一年时间,厦门新增的大红袍茶店就达到了500多家,并逐渐向全国蔓延,其价格也迅速上升。但大红袍真的就这么抢手吗?几位在义乌经商的福建茶商均给出否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