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
发布时间 2012-01-18 浏览 51173 次
的思考,「博采精深,鉴往知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壶身取浑厚凝重的直筒形,寓意「思而立身」。由此注入了一种哲理、一种思考。

《道鼎壶》与《集思壶》有异曲同工之处,配上辛弃疾的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种豪迈的气慨跃然壶上。总体设计以圆为本,形其鼎,蓄其道,意念无穷。

我认为,大壶表现一种大气,是一种厚积厚发的饱满情感;大壶是一种大器,表现一种不做士兵做元帅的人生理念。造壶是一种集思。

2.造壶在于摄情

「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清恽格《南田画跋》)我一直认为,壶艺犹如作画,犹如一切艺术创作,要融入创作者、制作者的情感和思辩。让意气和理念倾注其间,否则作品便无艺术生命可言。

「岁寒三友」是一个充满潜力的题材,陈鸣远的「束柴」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人。而其成功之处在于丰富的内涵,在于「摄情」,在于深刻的哲理。我也曾以自己的风格多次演绎「三友」题材,比较满意的有《松竹梅大壶》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