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土壤中孕育着紫砂茶具的自由境界
发布时间 2012-02-07 浏览 49853 次

根据历史的记载,紫砂壶茶具也就是宜兴的陶瓷,在三国、南北朝时迅速发展壮大。公元220年到589年的360余年中,南北方长期陷于分裂和对峙的局面。相对而言,江南广大地区战乱较少,中原广大人民和士族地主大批渡江南下,江南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也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

从历史中传承下来的文化,紫砂壶壶本身根植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又加上历代深谙中国审美特征的文人的积极参与,因而, 紫砂壶茶具的造型艺术是无法摆脱中国传统美学影响的。当然,欣赏者如果不能对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有所了解的话,是很难在更高层次上欣赏紫砂壶壶的美。那么中国传统的美学特征有些什么具体要素呢?简言之: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比如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即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志向于道,立足于德,归依于仁,游憩于艺术园圃之中,最终通过艺术和审美,使精神进入自由境界。(编辑:刘萌可)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