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境界
发布时间 2012-03-16 浏览 50238 次
抒发画家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中国画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夫画者,从于心者也”。都强调了心在创作中积极的主导作用。王微的《叙画》里说:“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灵无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

在这话里王微根本反对绘画是写实和实用的。绘画是托不动的形象以显现那灵而变动的心。绘画不是面对实景,画出一角的视野,而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笔墨虽出之于手,实根于心。“心源”才是形成不同绘画风格的根本所在。

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着彼此不同的内心感受,一个画家应时刻重视“观照”的体验,庄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一个画家在生活中不能只把见到的风景视为一种感觉的真实,面对眼前的自然,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感受,应目而会心,培养一种敏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