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裱画也应细中带细
下一主题:书画裱件的展挂和收藏
1975年年底,任务如期完成,共生产了100余套,约3000件瓷器,经过严格筛选,选出6套釉上彩和3套釉下彩工艺送往北京。就在这个时候,所里接到要求把其余的瓷器全部打碎,不得保留的指令。大家简直无法理解:这批陶瓷珍品是景德镇人的骄傲和荣誉,怎么能被打碎呢?!所党委决定:这批珍品暂时封存。后来,这批瓷器中的一部分被不成套地分发给职工做纪念,少部分则被送给一些关系单位珍藏。
1992年,这批沉睡民间的陶瓷珍品命运发生了变化。新加坡一位商人在得知有关真情后,经过精密策划,来到江西,以相对高的价格(据说当时1个茶杯5元钱)把一个个散件收购到手,然后把它们按照原来的设计拼装成套,在新加坡展出。当地的媒体把这件事炒得沸沸扬扬,商人也着实发了一笔大财。当消息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