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作“五運六氣生成圖”。有人稱作五色為雲色,有人稱作五色為極光。這些說法均未得經文願意。《素問·五運行大論》說“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時,所描繪的一幅天象圖,是為了瞭解自然界的變化作用。所以正文接著說:“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使用載生產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於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七曜,指日月五星。虛,指太虛——宇宙。七曜緯虛,指日月五星在太空的運行。所以上圖應是日月五星視運動天象圖。
據趙定理先生考證,把此圖“直接與鄭玄易圖,《堯典》仲春昏時中星圖對照,立刻得出三圖天象相同”。為《堯典》時代曆元天象。馮時認為,張宿和危宿於二分日位於南中天的時間約為西元前4000年,距今6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