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命二字是个古老的课题,它是直接涉及到人们的得失苦乐,成败存亡的根本问题。古代先哲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解释也就不同了。儒家最早见于《易经》,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说,古人解释为“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寿夭之属”。
宋代朱熹说:“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看来,不单人类有性有命,朱熹已把它扩展到万物身上了,人与万物各得其不同的性,各有其不同的命,人之性命与生俱来,所以成为人生的根本问题了。
所说的性来自于天,天即大自然的法则,时刻都在变化,人在此变化之中,禀受阴阳五行之气而生,由于时空各种条件的不同,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其个性必然出现差异。因此,每个人一生所践行的轨迹,当然不同,其结果也必然千差万别了,这就是所谓的命。
各宗教对性命的解释也不同,各有其独到之处,在修行方法上,也各有侧重,佛家着重性功,道家着重命功,前者重调心修性(明心见性)